作者:Boxu Li
Meta 的 Vibes Feed 是最近推出的一个短视频流,完全由 AI 生成的视频组成。该功能于 2025 年 9 月下旬推出,以其类似 TikTok 的算法个性化剪辑无尽滚动迅速引起关注——不同的是,每个视频都是由人工智能生成的[1][2]。自推出以来的几周内,Vibes 已与 Meta 的 AI 应用上的参与度激增相关联,引发了关于 AI 驱动内容流如何运作以及它们与 TikTok、YouTube Shorts 和 Instagram Reels 等平台相比的问题。该报告提供了 Vibes 的概述、对其内容生成和推荐系统的技术分析、早期增长和用户参与情况、与其他视频流的比较,以及对其未来发展的见解。

Vibes 是一个 集成在 Meta AI 移动应用和网站(meta.ai)中的 AI 视频流,专为发现、创建和分享短AI生成视频而设计[4]。本质上,它的功能类似于社交平台上的热门短视频流——用户打开视频流,垂直滚动浏览无尽的视频片段。然而,与 TikTok 或 Reels 不同的是,Vibes 视频片段是由人工智能模型生成的(通常来自文本或图像提示),然后由用户或创作者通过视频流分享[1]。马克·扎克伯格展示了 Vibes 的 AI 制作视频示例,比如“一群模糊的生物在模糊的立方体间跳跃、一只猫在揉面团、以及一位古埃及女子在俯瞰古埃及的阳台上自拍”[5]——这些超现实、富有创意的片段是 AI 生成视觉的典型代表。
Meta 将 Vibes 定位为激发创意和灵感的方式。在浏览 Vibes 时,您会遇到公司所说的由**「创作者和社区」贡献的各种 AI 视频,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容流会逐渐根据您的品味进行个性化调整[2]。如果某个视频引起了您的兴趣,Vibes 允许您采取行动:您可以从头创建自己的视频,或通过调整视觉效果、风格或音乐来重新混合现有视频**[6]。界面包括内置的 AI 编辑工具,因此只需轻点几下,您就可以将城市黄昏天际线的 AI 片段「重新混合」成带有不同音乐的日出场景。满意后,您可以将您的创作分享到公共 Vibes 流,通过 DM 发送给朋友,或跨平台发布到 Instagram/Facebook 作为 Reel 或 Story[7]。(实际上,如果有人在 Instagram 上看到 Meta AI 生成的视频,他们可以点击它并跳转到 Meta AI 应用自行重新混合[8][9]。)简而言之,Vibes 不仅是一个供人们放松观看的内容流,也是一个供 AI 视频创作和协作的互动乐园。
这个功能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代表了一家大型社交媒体公司首次尝试围绕 AI 生成内容构建专用社交信息流。通过这样做,Meta 正在测试用户对一些批评者称为*“无限 AI 垃圾”的兴趣——无尽的合成媒体流。初步反应不一:许多用户持怀疑态度,在扎克伯格的公告下发表评论,如“没人需要这个”*。然而,早期数据显示,Vibes 已推动应用使用量大幅增长,表明用户对 AI 视频表现出显著的好奇心和参与度。这种对“AI 内容”的怀疑与用户实际行为之间的紧张关系,使得 Vibes 成为探索 AI 与社交媒体不断演变关系的重要实验。
Vibes 将尖端 AI 生成工具与类似其他短视频平台的推荐引擎结合在一起。要理解这一功能,需要了解两个技术部分:(1)AI 视频是如何创建的,以及(2)推荐系统如何决定向每位用户展示哪些视频。
Vibes 提要中的所有内容都是由生成式 AI 模型制作的,通常基于文本到图像和图像到视频的合成。在发布时,Meta 宣布与知名 AI 内容生成商合作——Midjourney(用于创建高质量图像)和Black Forest Labs(这个团队以他们的 FLUX 文本到视频模型和其他视觉 AI 研究而闻名)——为 Vibes 的早期版本提供支持。实际上,一个典型的 Vibes 视频可能从用户输入描述性提示(例如,“在明亮的白天,雄伟的山羊跃过深雪”)开始。系统生成与此提示相匹配的短视频片段;事实上,在 Vibes 应用中,每个视频都会与生成它的文本提示一起显示,从而提供有关其 AI 来源的透明度。用户报告称,许多 Vibes 片段感觉就像是“从文本提示组装而成的梦幻小品,并配有音乐”——例如,“不可能房间中的柔和宠物”、“飞速掠过的霓虹城市景观”或“在转弯时蒸发的照片级公路旅行”。这些视觉效果反映了生成视频 AI 的当前能力(和局限性),它可以生成引人注目的图像,但通常缺乏叙事结构或连贯性(这一点我们会再讨论)。
从工具集的角度来看,Vibes 允许用户从头生成新视频或混合现有视频。从头生成需要提供一个想法——可以是一个提示、一个起始图像,甚至是使用您自己的照片/视频作为基础,然后让 Meta 的 AI 模型创建一个新片段[18]。“混合”功能尤其新颖:您可以在信息流中抓取任何 AI 视频,并通过*“添加新视觉效果、叠加音乐或更改风格”来修改它[18]。例如,您可能看到由某人生成的宁静森林片段,然后通过指示 AI 添加瀑布并应用卡通风格来混合它,从而生成一个新的派生视频。此混合视频可以归于您并分享出来。这个理念是鼓励迭代创意,类似于 TikTok 允许对唱或混合,但这里的混合是 AI 驱动的*。Meta 强调 Vibes 是一个*“寻找创意灵感并尝试其 AI 媒体工具”的地方,能够无缝地“从灵感到创作。”*[19][8]
在后端,Meta 仍在开发自己的专有生成视频的 AI 模型,因此在此期间依赖合作伙伴。Midjourney 的技术可能有助于根据用户提示生成高质量图像或关键帧,而 Black Forest Labs 的视频模型可能将这些插值为动画,或从文本生成短视频序列。(Black Forest Labs 以其尖端的文本到视频 AI 工作闻名,其 FLUX 系统确实可以*“将文本或图像转化为惊艳的视频”*。)Vibes 内容管道可能涉及将图像生成与动画技术结合——例如,生成一系列 AI 生成的帧并将其平滑处理为视频。使用的具体模型尚未公开详细说明,但评论者观察到 Vibes 的结果比去年的 AI 视频生成显示出更少明显的缺陷(如多余的手指或扭曲的面孔),这表明 Meta 经过策划以突出相对高质量的输出。然而,仍然存在瑕疵:物理效果可能不准确(水或运动可能显得不自然),帧之间的连贯性有时会“时隐时现”,提醒我们生成视频技术仍在成熟中。
Meta 对 AI 生成的内容设置了限制。例如,Meta AI 应用不允许创建真实人物、名人或公众人物的视频,用户也不能使用彼此的肖像制作视频[22][23]。这些政策旨在防止平台上出现深度伪造式的滥用。此外,Meta 承诺清晰标识 AI 生成的媒体,并支持 C2PA 内容凭证等行业标准以验证来源[24]。实际上,这意味着 Vibes 视频会被标记为 AI 生成(并如前所述,显示生成提示)。如果/当 Vibes 内容扩展到更大平台时,这种透明度将变得越来越重要——用户应该能够一眼分辨真实视频和AI 生成的片段以维护信任。
Vibes 技术的核心组件是决定每个用户看到哪些 AI 视频的 算法推荐。在目前的版本中,Vibes 的行为与其他优化互动的内容流相似:它使用 AI 驱动的推荐来预测哪些片段会让你继续观看和互动,然后以无限流的形式提供这些片段。Meta 表示:「随着你的浏览,推荐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个性化」[25],这意味着系统正在从你的行为中学习。如果你停留在或*「喜欢」顽皮小猫和充满活力的城市景观视频上,Vibes 会向你展示更多这些内容;如果你快速划过体育片段或跳过抽象艺术视频,这些内容出现的频率会减少。你消费得越多,推荐流就越能精确地让你继续滚动[26]。这种设计与 TikTok 的 For You 页面或 Instagram 的 Reels 的多巴胺循环*相呼应:滑动,获取你喜欢的内容,从而鼓励更多滑动,形成自我强化的循环[27]。
在幕后,Meta 可能采用了类似于其其他信息流(Facebook、Instagram)背后的大规模深度学习推荐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数十个信号(视频主题、视觉风格、您过去的点赞/观看记录,可能还有您的人口统计或兴趣)来对内容进行排名。一个独特的转折是,由于 Vibes 的内容是由 AI 生成的,系统不局限于向您展示人类创作者恰好制作的视频——理论上,它可以根据您的兴趣按需生成视频。传统的信息流受到用户生成内容池的限制:例如,TikTok 的算法只能提供某人在某处创建并上传的视频。对于 Vibes,如果算法检测到您非常喜欢一个小众题材(比如*“海洋悬崖上的日落伴随低保真音乐”),它可能会持续生成该题材的新鲜片段。观察者指出这是一个革命性的转变:“传统推荐算法选择他们认为您可能会感兴趣的内容,但在[Vibes]中,内容可以专为您量身定制。”*[28] 换句话说,信息流本身可能成为一个生成引擎。(在推出时,Vibes 主要提供由用户或受邀 AI 创作者制作的视频,而不是在没有人类提示的情况下完全创造新的视频。但这种基础设施为算法引导生成过程打开了大门——一个强大的概念,Meta 可以在未来进行探索。)
即使没有即时生成,Vibes 的个性化功能也可以利用 Meta 庞大的数据生态系统。实际上,Meta 已宣布将开始使用您在其平台上与 AI 的互动数据来微调内容推荐。例如,您与 Meta AI 助理的对话(文字或语音聊天) 可能会作为信号来个性化您在 Facebook 和 Instagram 上看到的帖子或 Reels[29]。如果您与 Meta 的 AI 聊天关于徒步旅行,您可能会随后看到更多户外活动内容——例如“徒步旅行团体、关于当地小径的帖子,甚至是徒步靴的广告,”正如 Meta 所解释的那样[29]。该政策将于 2025 年底生效,暗示了一个未来,您向 AI 助理表达的兴趣会融入到您的内容推送中。对于 Vibes 来说,这可能意味着如果您在应用中内置的 Meta AI 助理上询问了很多关于某个动漫或艺术风格的内容,Vibes 算法可能会考虑这一点,并推荐与这些兴趣相关的 AI 视频。Meta 保证,聊天中表达的敏感话题(如个人健康、宗教、政治观点)将被排除在这种个性化之外[30],专注于无害的兴趣指标。
总体而言,Vibes推荐引擎是Meta在互动驱动信息流方面的专长的延伸,现在应用于AI内容目录。它利用了让TikTok如此吸引人的熟悉感——快速反馈循环和预测建模——并添加了生成式AI的维度。结果正如一位评论员所称的“无限的内容制造机”——内容经过科学优化以吸引注意力,尽管可能是“具有最小意义的催眠运动”。[31][32] 在下一节中,我们将看到这在用户参与度数字方面的表现。
自 2025 年 9 月 25 日 Vibes 推出以来,Meta AI 的移动应用使用量激增。市场情报公司 Similarweb 的独立分析显示,该应用的日活跃用户(DAU)从 Vibes 推出前的约 77.5 万跃升至 10 月中旬的约 270 万[11][12]——不到一个月内增加了约 3.5 倍。这种增长趋势在 Similarweb 的数据中显而易见:Vibes 推出后,DAU 曲线急剧上升[33]。(见下图)

Meta AI 应用的日活跃用户(全球,iOS + Android)。用户数量从不到 80 万急剧上升至约 270 万,恰逢 2025 年 9 月底推出 Vibes 视频动态[11][33]。图表:Similarweb。
除了使用量增加,应用下载量也激增。Meta AI 应用的每日新安装量从不到 20 万跃升至 10 月的每日约 30 万新下载[34][35]。作为背景,一年前(2024 年 10 月),该应用几乎默默无闻 —— 每天仅有约 4,000 次下载[36]。现在每天有数十万次的安装,有时甚至在应用商店中名列前茅。这表明 Vibes 不仅重新吸引了现有用户,还吸引了许多对 AI 视频生成感兴趣的新用户。
Meta 尚未报告官方的内部指标,但时间点强烈暗示 Vibes 是增长的推动力。Similarweb 指出,与外部营销或搜索趋势*“没有显著相关性”可以解释激增,也没有广泛的 Facebook/Instagram 流量激增(尽管如果 Meta 在其应用内部进行交叉推广,Similarweb 的模型可能无法完全捕捉到)[37][38]。相反,所有迹象都指向短视频 AI 流*是吸引用户的关键。许多用户可能看到 Vibes 的新闻或相关帖子,打开 Meta AI 应用尝试制作或观看 AI 视频。
有趣的是,这一激增也与AI领域的一次引人注目的时刻相吻合:OpenAI发布了“Sora”,一个竞争对手的AI视频生成器,大约在同一时间。Sora的应用程序在iOS App Store上名列前茅,人们争相使用OpenAI的技术生成视频[39]。然而,Sora仅通过邀请使用,导致大批感兴趣的用户被拒之门外。Meta似乎从这种积压的需求中受益——它提供了一个类似的AI视频工具没有等待名单(任何拥有Meta账户的人都可以免费使用Vibes)[40][23]。正如TechCrunch所述,“那些无法尝试OpenAI应用程序的人可能会寻找替代品……OpenAI对Sora的限制可能直接提升了其竞争对手。”[41]。换句话说,Sora的部分热度溢出到了Meta AI,吸引了好奇的创作者或用户。
值得注意的是,在 Meta AI 的应用程序 DAU 增长约 15.6% 的期间,一些其他 AI 应用程序出现了下降:OpenAI 的 ChatGPT 应用程序使用量估计下降约 3.5%,Elon Musk 的 Grok(一个 AI 聊天机器人)下降约 7.3%,AI 搜索应用程序 Perplexity 下降约 2.3%[42][43]。这表明用户注意力正在向生成型视觉应用转移——人们可能将部分“AI 时间”转向了视频创作,而不仅仅是文本聊天机器人。Meta AI 通过在高 AI 内容创作兴趣的时期,提供一个有趣的视觉体验 Vibes,有效地实现了差异化。
从参与度的角度来看,短视频是一种有力的形式。根据 Data.ai 等的数据显示,TikTok 在用户平均使用时间方面领先行业,用户常常一次观看数百个短视频[44]。由于这种高参与潜力,Instagram 和 YouTube 也围绕快速剪辑(Reels、Shorts)进行了重组[44]。通过引入 Vibes,Meta 为其 AI 应用提供了类似的*「注意力经济重量级冠军」格式[45]。早期的轶事证据表明,Vibes 确实具有「可沉迷性」*——一些用户报告称,他们很快被这一信息流的催眠内容吸引住了[31][27]。如果每个 AI 视频只有 10–30 秒长,而算法能学习哪些视觉内容吸引你,用户很容易在滚动这个**「无限 AI 视频流」**时忘记时间。
话虽如此,一个关键问题是这种参与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新颖性是一个重要因素——第一次看到AI视频,比如说,一只猫在太空中漂浮,或者是一个栩栩如生的古罗马之旅,令人着迷。但有人指出,“新颖性会很快达到顶峰”。与人类创作的TikTok视频常带有幽默、故事或让人产生共鸣的时刻不同,许多AI生成的片段缺乏叙述主线或情感吸引力。它们可能像随机的“视觉糖果”——瞬间美丽或奇怪,但缺乏背景或回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可能会限制用户的参与时间或返回频率。Meta的挑战将是保持内容的吸引力,因为AI视频娱乐的标准在不断提高。
然而,目前,Vibes发布后的增长数据强烈表明,人们对AI驱动的视频体验既充满好奇心又有需求。Meta已经有效地启动了其AI应用的用户基础,现在正竞相在潮流消退或竞争对手赶上之前加深这种参与。
Vibes 进入了一个由 TikTok、YouTube Shorts 和 Instagram Reels 主导的领域,这些平台已经为算法驱动的视频推送设定了标准。将 Vibes 与这些现有平台进行比较是有用的,可以从内容、用户体验和底层算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Vibes 复制了 TikTok/Shorts 的上瘾形式(短竖视频、无尽滚动、个性化推荐),同时通过生成式 AI 和内置混音功能在内容创作上进行创新。用户体验上存在取舍:你失去了传统病毒视频的人情味和自发性,但获得了大量奇幻的、“超现实”的按需内容。对于 AI 爱好者和创作者来说,这是令人兴奋的。而对于寻求真实连接或信息的用户来说,这可能不如观看真实人物的生活。Meta 将 Vibes 作为一个独立的 feed 推出,这说明了问题——或许承认纯粹的 AI 视频流吸引了某些用户群体,而其他用户可能会忽视它,甚至如果它入侵他们的正常社交流时,会产生负面反应。
由于 Vibes 仍处于早期阶段,Meta 的 AI 视频流有几个开放问题和潜在方向:
Meta 的 Vibes 视频流是 AI 驱动社交内容的大胆尝试,将 TikTok 式的参与机制与生成式 AI 的新兴能力结合起来。短时间内,Vibes 展示了这种概念的吸引力和争议性——吸引了数百万人尝试创建和观看 AI 视频,即使怀疑者批评这些内容为“AI 浆糊”。从技术上讲,Vibes 展示了推荐算法和生成模型如何交织在一起,可能开创一个为你而不仅仅是为你选择的个性化媒体新时代。这也突显了 Meta 和其他公司需要解决的内容质量、真实性和用户影响等挑战。
截至 2025 年底,Vibes 仍然是一个早期实验,但势头强劲。其用户增长和参与激增表明 Meta 在对 AI 感兴趣的公众中找到了某种引人注目的东西。该功能可能会快速发展,拥有更好的 AI 模型、更多与 Meta 平台的集成,以及新的规则,因为公司及其社区正在学习什么有效(以及什么无效)。与 TikTok、YouTube Shorts 和 Reels 的比较是自然而然的,事实上,Vibes 也与它们争夺眼球,但 Vibes 也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存在:一个创作者既是算法也是人的内容流。
对于对人工智能有一定了解的观众来说,Vibes 是一个大规模应用人工智能的案例研究——它既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展示,也是社交媒体策略的一部分。它是继续作为一个奇特的边缘项目,还是成为未来信息流的蓝图,将取决于用户的长期反应。如果它能娱乐我们,我们会接受无限的人工智能内容,还是会渴望人类创造的不可替代的真实时刻?Meta 通过 Vibes 本质上提出了这个问题。未来一年应该会给出一些答案,我们将看到 Vibes 的发展,也许会激发竞争对手推出自己的人工智能驱动的信息流。同时,如果您需要更多的人工智能视频,Meta 的新 Vibes 信息流将*「满足您的一切需求」。*
[3] [15] [16] [17] [21] [24] [26] [27] [31] [32] [44] [45] [46] [49] [50] [54] [55] [57] Meta Vibes 无限 AI 视频流的内部内容
https://www.theverge.com/news/786499/meta-ai-vibes-feed-discover-videos
https://flux-ai.io/flux-video-ai/
https://www.theverge.com/news/789168/meta-ai-chats-personalized-adverti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