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oxu Li

简介

不久前,创建软件或自动化工作流意味着你需要编程技能或一个IT团队。到了2025年,这一模式已经颠覆。零代码AI平台现在允许任何人通过可视化界面和自然语言构建强大的工作流和应用程序,而无需编写一行代码。这种吸引力是巨大的——事实上,约75%的企业将零代码自动化视为主要竞争优势,但许多企业仍然因为没有充分采用这些工具而被困在手动重复任务中。传统的自动化解决方案通常需要专业开发人员和漫长的项目周期。现在,没有编码背景的市场营销人员或运营经理可以使用拖放工具或自然语言提示将AI服务、数据库和应用程序串联在一起。结果是创新的民主化:自动化不再是软件工程师的专属领域。

这一趋势正在重塑全球的劳动力和战略。Gartner预测,到2025年,「公民开发者」(非程序员构建应用程序的人)将在大型企业中以4比1的比例超过专业开发者。 换句话说,大多数软件解决方案可能很快就会由业务用户自己创建。我们已经看到无代码的采用在各个地区激增:最近的分析指出,在亚太地区,中国和印度以约65%的无代码/低代码平台采用率领先,而日本则落后于5%以下——促使日本组织加大努力以迎头赶上。全球范围内,截至2021年,超过60%的组织正在使用某种形式的无代码/低代码平台,且这一数字还在增长。行业预测估计,到2030年,无代码/低代码市场将达到350亿至370亿美元,这表明这些平台将变得无处不在。

为什么无代码自动化如此受欢迎?简单来说,它解决了两个关键问题:对速度的需求和技术人才的短缺。首先,传统的软件开发需要几个月或几年,而无代码工具让团队能在几天或几周内交付成果。可视化构建器、预制组件和 AI 助手使开发速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一项研究发现,开发人员使用低代码平台可以比传统编码快多达 10 倍地创建应用程序。同样,Forrester Research 报告称,无代码/低代码平台可以平均减少 60-80% 的开发时间。这种时间压缩意味着企业可以更快地响应市场变化、抓住机会或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内部瓶颈。其次,无代码让组织可以在不雇佣大量开发人员的情况下制作软件——在软件工程师昂贵且稀缺的时代,这是一个关键优势。通过使现有员工(分析师、项目经理、领域专家)能够创造自己的解决方案,公司减轻了 IT 部门的负担。事实上,82% 的组织表示,允许在 IT 外进行自定义开发已变得至关重要,因为它有助于克服 IT 积压,并将创新传播到整个公司。无代码本质上是生产力的倍增器:更多的人参与构建解决方案,而且速度比以前快得多。

无代码 AI 平台的主要优势

  • 加速上市时间: 在数字业务中,速度就是一切。无代码平台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通过直观的界面和现成的模板,一旦需求确定,功能性应用或工作流程通常可以在数小时内构建。这意味着公司可以以惊人的速度测试创意和推出新服务。例如,一家金融服务公司可以在一个下午使用无代码工具原型化新的客户入职流程,而从头编码可能需要数周。根据一项对 IT 领导者的调查,80% 的人认为低代码/无代码能将应用交付时间缩短至少一半,这可能是抢先进入市场或落后的关键。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环境中,这种敏捷性是无价的。
  • 降低开发成本: 时间就是金钱,通过节省时间,无代码也节省了金钱。但不仅仅是更快的交付——还在于由谁来交付。无代码意味着你不需要为每个新应用或自动化聘请昂贵的开发人员;现有团队通常可以完成。这直接降低了开发的人工成本,也减少了等待漫长 IT 排队的“机会成本”。维护成本也降低,因为许多无代码平台将托管、更新和安全补丁作为其服务的一部分。研究表明,使用无代码/低代码的组织在开发和维护费用上节省了数百万,特别是在多个项目同时进行时。通过民主化开发,无代码让公司能够用现有团队做更多的事,这是一个巨大的成本优势。它还降低了技术人才流失的风险——如果你唯一的 Salesforce 开发人员离职,你将陷入困境,但如果使用无代码系统,许多人都可以理解并修改工作流程。
  • 赋能公民开发者并推动创新: 也许最令人兴奋的好处是无代码工具如何释放非技术专家的创造力。来自市场、HR、财务等业务用户,最了解问题的人,现在也可以构建解决方案。这带来了高度相关的创新和实验文化。市场经理可以根据团队的需要自动化活动工作流程,而无需经过漫长的 IT 项目;HR 专家可以创建一个针对常见问题的员工入职聊天机器人。这种赋权改变了公司内的创新动态。Gartner 预测的公民开发者与传统开发者的 4:1 比例表明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软件创作的大众参与时代。当更多的人致力于改进流程时,创意和解决方案的数量就会增加。无代码平台通常还具有低风险的沙箱,因此公民开发者可以快速尝试新事物。结果:更快的创新和问题解决速度。我们看到过银行,贷款专员自己构建了审批跟踪工作流程,大幅缩短了周转时间,因为他们确切地知道需要哪些功能。那种基层创新在以 IT 为主导的模式中很难实现。
  • 弥合 IT 差距并促进协作: 无代码不会消除 IT——相反,它在技术团队和非技术团队之间搭建了桥梁。最佳的实施方案是 IT 部门监管和指导无代码工作(以确保安全性和集成标准),而业务用户构建前端逻辑。这种对齐意味着关于需求的误解更少,因为最终用户自己参与了构建解决方案。这也使 IT 专业人员能够专注于复杂、关键任务的项目(如核心系统和基础设施),而不是被大量的小应用请求淹没。结果,公司变得更具协作性。产品团队可能会通过无代码快速搭建一个仪表板,然后请求 IT 将其连接到企业数据库——这种动态比编写规格文档并等待数月的开发要高效得多。通过利用无代码作为通用语言,组织打破了“业务”和“IT”之间的壁垒。许多早期采用者报告说,这提高了项目成功率和员工满意度,因为人们感觉他们对所使用的工具拥有更多的控制权。
  • 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今天的无代码平台不是玩具——它们是为了扩展而构建的。无论你需要入职 10 名用户还是 10,000 名用户,底层基础设施(通常是基于云的)通常都可以按设计处理。这意味着用无代码构建的解决方案可以随着你的业务增长。此外,这些平台通常可以通过 API 轻松与其他系统集成,并为开发人员提供添加自定义代码的扩展性,以便在需要时处理更复杂的需求。例如,你可能从无代码 CRM 工作流程开始,随着需求变得更复杂,你的开发人员可以在无代码平台上插入一个自定义分析模块。灵活性是另一个特点:因为修改无代码应用很容易,公司可以快速迭代。如果流程发生变化,非技术管理员可以通过可视化编辑器在几分钟内更新自动化工作流程,而不是为开发人员提交变更请求。这种响应能力意味着你的自动化始终反映当前的业务流程,而不是上个季度的流程。

实例:无代码 AI 自动化的影响在各个行业和地区都很明显。让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 制造/运营(美国): 可口可乐装瓶公司需要一种更好的方式来管理其自动售货机的运营和库存跟踪。他们没有从头开始编写解决方案,而是转向了低代码平台。很快,他们构建了一个应用程序,自动化了墨盒更换工作流程,并提供实时库存数据,显著减少了人工错误并提升了运营效率。自动化系统不仅节省了员工时间,还改善了决策制定,因为管理人员能够实时获取车队库存水平的数据。这个例子展示了即使是大型企业也可以使用无代码/低代码技术,借助最少的 IT 参与来简化复杂的物理世界流程(如补充自动售货机库存)。
  • 政府/公共部门(日本): 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间,神户市面临与市民沟通和实施紧急支持计划的紧迫任务。由于面对面的流程被打乱,他们迅速开发了一套低代码应用程序来自动化这些工作流程。结果是居民能够收到实时的救助措施更新、常见查询的自动回答以及更快捷的服务交付,例如特别现金支付。所有这些部署所需时间仅为传统开发项目的很小一部分,这在危机情况下至关重要。神户的成功证明了公共部门可以利用无代码工具灵活响应市民的需求——即使是没有庞大软件团队的市政府,也可以在拥有合适平台的情况下创建应用程序。

(还有许多额外的例子:维珍大西洋航空公司使用低代码技术革新了客户反馈管理,加快了响应速度,提高了乘客满意度;医疗公司美敦力通过低代码自动化合规工作流程,以减少行政负担。在各个领域,无代码技术正在带来实实在在的成果。)

克服挑战

任何技术都存在挑战,无代码的采用确实需要周到的治理。一个常被提及的担忧是「影子IT」的风险。如果任何人都可以构建应用程序,如何确保它的安全性、合规性,并且不与其他系统冲突?答案在于建立明确的指导方针和监督机制。许多组织为无代码创建了一个「卓越中心」,在这里,IT提供护栏(例如模板、安全审核、批准的工具集),但仍然允许业务用户在这些边界内自由创新。现代无代码平台也在通过提供企业级管理功能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IT可以通过中央仪表板监控所有构建的应用程序、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和合规认证。实际上,我们提到的业务和IT之间的合作正是消除影子IT的关键——当双方合作时,你可以兼得创造力和控制力。另一个挑战是确保人们能够有效地使用这些工具。这通常通过最少的技能提升来克服,因为无代码工具设计为用户友好,并且许多供应商提供出色的在线培训资源。

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无代码并不适用于所有场景。高度复杂的核心软件(如飞机的引擎控制系统或高频交易平台)仍然需要传统开发。但重要的是,无代码并不是为了消除代码,而是为了消除繁琐。它将例行、重复的开发工作从工程师的任务中剥离出来,让领域专家来处理,而工程师则专注于那些真正需要他们专业技能的棘手、创新项目。对于绝大多数业务应用——内部仪表板、表单、审批工作流、数据分析、简单的移动应用等——无代码不仅足够,而且效率更高。

无代码 AI 的未来: 随着 AI 被集成到无代码平台中(这样你可以用自然语言描述你想要的东西,平台就能构建出来),我们正迈向一个更高可及性的时代。一些无代码自动化工具已经拥有 AI 助手,可以生成工作流程规则或提出优化建议。AI 和无代码的这种协同作用将进一步降低入门门槛,可能让任何有想法的人仅通过与平台对话就能启动应用程序或自动化。对企业来说,这意味着创新的闸门将更加开放。我们将看到一种不断增长的实验文化——当尝试新解决方案的成本(时间和金钱)接近于零时,人们更愿意尝试更多想法,其中一些将成为改变游戏规则的因素。

美国,无代码正推动一场创业热潮,没有技术背景的创始人也可以创建 MVP(最小可行产品)并启动业务。在亚洲,无代码帮助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使他们即便在软件开发人员短缺的国家也能快速实现流程数字化。竞争环境正在趋于平等:在首尔或新加坡,一个有好主意的精明团队可以在不必等待稀缺程序员的情况下实施它,而洛杉矶的小企业可以使用在线订阅的无代码工具包自动化整个电子商务工作流程。

结论

无代码 AI 自动化不仅仅是一个技术趋势——它是技术创造方式和创造者的根本转变。通过赋予各种专业人士成为兼职开发者的能力,组织能够释放出巨大的创造力。速度和成本优势固然吸引人,但其文化影响可能更为深远:无代码培养了一种思维模式,即问题可以由亲身经历的人主动解决,而不总是交给他人处理。这带来了更快速的修复、更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以及员工对工具和流程更强的归属感。

无代码和低代码的势头只增不减。作为一个指标,未来几年,平均一个企业或政府部门预计每年部署数十个无代码应用程序——这证明了这种方法正在成为主流。我们正迈向一个“人人都是开发者”的未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创建自定义应用程序可能会像创建 PowerPoint 演示文稿一样常见。拥抱这一运动的公司将从无与伦比的灵活性和基层创新中受益。它们将不再因 IT 限制而成为瓶颈,能够更实时地适应变化。

总之,无代码 AI 平台正在民主化创新。它们使美国企业能够更快地迭代,使亚洲企业能够在人才短缺的情况下扩展解决方案——这一切都通过让自动化变得人人可及。通过采用无代码工具和培养公民开发者,组织能够培养一个依靠集体创造力运行的创新引擎。在一个变化不断的世界中,那些利用无代码技术的人将更好地应对挑战并蓬勃发展。构建的力量不再局限于少数人,而是在每个人的手中,这对未来的工作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

Boxu 在埃默里大学获得了定量经济学专业的学士学位。在加入 Macaron 之前,Boxu 的职业生涯大部分时间都在美国的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领域度过。他现在是 Macaron AI 的首席参谋和市场营销副总裁,负责管理财务、物流和运营,并监督市场营销。

申请成为 Macaron 的首批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