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確計算放射性衰變、半衰期及相關參數
計算放射性衰變和半衰期參數
輸入任意三個值以計算第四個
輸入任一值以計算其他兩個
半衰期計算器是一個強大的計算工具,用於確定一種物質(通常是放射性材料)減少到其初始值一半所需的時間。它還可以使用指數衰減公式計算相關變量,如衰變常數、平均壽命或剩餘量。
計算器使用基本的指數衰減方程式:N = N₀ e^(-λt),其中 N 是剩餘量,N₀ 是初始量,λ 是衰變常數,t 是經過時間。這種關係對於理解放射性衰變、藥物代謝和其他各種自然過程至關重要。
我們的計算器提供兩個主要功能:標準半衰期計算器,在提供三個已知值時計算任何未知變量,和一個轉換計算器,在半衰期、平均壽命和衰變常數之間進行轉換。
半衰期計算是基於指數衰減定律,其規定衰減率與物質存在量成正比。數學關係 N(t) = N₀ × (1/2)^(t/t₁/₂) 顯示了剩餘量隨時間的減少。衰變常數 λ 與半衰期的關係為 λ = ln(2)/t₁/₂ ≈ 0.693/t₁/₂,提供了這些基本參數之間的直接連結。
半衰期計算在多個科學領域中有著多樣化的應用:
為了確保半衰期計算的準確性,請遵循以下最佳實踐:
半衰期是將一個量減少到其初始值一半所需的時間。在核物理學中,它對於理解放射性衰變至關重要,在醫學中對於藥物劑量至關重要,並在考古學中對於定年古代文物至關重要。這一概念適用於任何遵循指數衰減的過程。
半衰期 (t₁/₂) 是從衰變常數 (λ) 使用公式計算的:t₁/₂ = ln(2)/λ ≈ 0.693/λ。當你輸入衰變常數時,我們的轉換計算器會自動執行此計算。
半衰期是將一個量減少到其初始值的 50% 所需的時間,而平均壽命 (τ) 是粒子在衰變前存在的平均時間。它們的關係為:τ = t₁/₂/ln(2) ≈ 1.443 × t₁/₂。平均壽命總是比半衰期長。
可以!此計算器適用於任何遵循指數衰減的物質,包括藥物。輸入初始劑量、剩餘量和經過時間以計算藥物的半衰期,或者使用已知的半衰期值來預測剩餘藥物濃度。
指數衰減方程式有四個變量:初始量、剩餘量、時間和半衰期。當你提供三個值時,計算器可以解出第四個未知變量。輸入較少或較多的值會使計算無法解決或過度確定。
半衰期差異巨大:碳-14(5730 年)用於有機材料定年,鈾-238(45 億年)用於地質定年,碘-131(8 天)用於醫療治療,釙-214(0.00016 秒)用於核物理研究。請始終從權威來源核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