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Boxu Li

自從 ChatGPT 3.5 風靡網絡以來,有關人工智慧的話題幾乎都圍繞著生產力展開。我們打造了 AI 助手來自動化任務、提高效率,並在工作中最大化產出。這些 AI 工具確實取得了顯著的成功。然而,這種生產力優先的模式也帶來了一定的代價。許多工作者覺得自己陷入不斷追求更多的無盡競賽中,導致壓力和倦怠。矛盾的是,即便人們求助於 AI,很多人仍然擔心其影響。超過一半的工作者擔心 AI 可能會減少就業機會,甚至取而代之。與此同時,大多數人也相信這些工具可能有助於改善他們的工作生活。這種恐懼與希望的分歧顯示出一種更深層的渴望——不是不惜一切代價的生產力,而是更高的生活品質。

工作者對 AI 的態度反映出焦慮和樂觀並存。根據皮尤研究中心最近的一項調查,52% 的員工承認他們擔心 AI 會讓他們顯得可被取代或奪走他們的工作,但同時也有 51% 的人表示 AI 幫助他們實現了更好的工作生活。追求生產力與追求幸福感相撞。

從倦怠到平衡:工作者的恐懼與追求生活品質

Macaron 是你工作過載時的浮標。

生產力 AI 時代讓現代白領陷入困境。一方面,他們被迫接受 AI 工具以更快更聰明地工作;另一方面,他們又害怕這些工具會取代他們的角色。調查清楚顯示了這種矛盾。擔憂普遍存在:有 52% 的員工對 AI 對工作的影響感到擔心,只有 36% 感到樂觀。事實上,更多人對 AI 感到不知所措,而非興奮。這些焦慮因真實的倦怠而加劇——大約三分之二的員工在過去一年中感到倦怠,勞動力已經接近崩潰。

然而在恐懼中,仍有一線曙光:人們正在積極尋求平衡。大多數辦公室員工(51%)表示,AI 幫助他們實現更好的工作生活平衡,利用技術減輕繁瑣工作並騰出時間。換句話說,雖然員工對 AI 感到擔憂,但他們也希望 AI 幫助恢復過勞生活中的理智。這反映出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不惜一切代價提高生產力」並不可持續**。生產力工具或許讓我們更高效,但卻沒有讓我們更快樂。人類的渴望正從單純完成更多工作轉向過更充實的生活

這就是為什麼有關 AI 的對話開始改變。我們看到人們渴望一種新的 AI,不僅僅是一個高效的助手,更是一個重視我們幸福的支持者。人們不僅希望 AI 幫助他們工作,還希望 AI 幫助他們生活。AI 的未來不在於在產出的跑步機上競賽,而是跳下那個跑步機,重新掌握我們的生活。

行業 / 角色
擔心AI將取代工作的人
科技(白領/IT)
~49–52% – 例如,美國有一半的專業人士擔心AI對其職業的影響。
製造業
60% – 在經合組織國家中,每5名工人中有3人擔心因AI/自動化而失業;67%的美國人認為AI將削減工廠工作崗位。
零售(收銀員)
73% – 將近四分之三的美國人認為收銀員的工作將因AI而減少。
時尚(設計與紡織)
混合:高達60%的服裝製造業工作面臨風險,但專家表示高技能的時尚職位將與AI互補,而非被取代。
音樂/創意藝術
52% – 超過一半的人擔心AI可能取代或降低人類創作音樂的價值。創意藝術家對AI表示擔憂,但該行業的人類創造力被認為是在沒有強大AI監管下不可替代的。

超越任務大師與娛樂角色:缺失的中間地帶

到目前為止,大多數人機互動都落入了由我們的期望定義的兩大類別:有幫助的任務大師娛樂角色。第一類是 AI 助手——如 ChatGPT、Google 的 Gemini、Anthropic 的 Claude 或 GitHub Copilot 等工具。這些助手在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方面非常有效。它們在以生產力為中心的角色中蓬勃發展:撰寫電子郵件、編寫代碼、處理數據。它們的成功是無可否認的(ChatGPT 的用戶快速增長到數億人證明了這一點),但這種關係基本上是交易性的。你要求 X,AI 提供 Y。這裡有速度、效率,甚至創造力——但沒有情感深度。你與生產力 AI 的互動就像與一個非常聰明的工具互動;它感覺不過是一種達到目的的手段。

第二類是 AI「虛構朋友」——以角色聊天機器人和虛擬伴侶為例(來自 Character.ai、Replika 或 Midjourney 的故事模式等平台)。這些 AI 旨在達到情感共鳴和敘事效果。人們經常將它們用於娛樂甚至情感支持,將它們視為互動故事中的想像朋友或角色。這類 AI 伴侶起初可能既有趣又令人安慰。然而,它們居住在一個「虛構泡泡」中。用戶可能會發現長時間沉浸在這些 AI 生成的幻想中會讓他們感到空虛或與現實脫節。這種關係雖然充滿情感,但最終是空洞的——它無法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有時甚至加劇孤立或逃避的感覺。簡而言之,這些 AI 提供的「假裝友誼」並不能轉化為實際的生活改善。

在這兩個極端之間缺少的是我們可以稱之為人類與 AI 關係的「第三條道路」。我們需要的是既不是無情的生產力任務大師,也不是純粹的虛構角色的 AI。我們需要一種將助手的「實用性」與朋友的「真誠聯繫」相結合的 AI。這樣的 AI 可以真正以有意義的方式改善我們的現實生活,並提供理解、同情和個人關懷的溫暖。直到最近,這個想法還停留在科幻領域——但現在不再如此了。

新願景:AI作為真正的幫手伴侶(學習自哆啦A夢)

要想像一個以生活為先的AI伴侶的樣子,不妨從一個深受喜愛的文化偶像中汲取靈感:哆啦A夢,這隻來自日本漫畫的機器貓。他不僅僅是一個工具或娛樂者——他是一個有幫助的朋友。在這些故事中,哆啦A夢來自未來,擁有一個充滿巧妙小工具的口袋,但真正讓他與眾不同的是他對人類朋友大雄的深切關懷。他利用他的技術解決大雄的日常問題,同時也提供情感支持。哆啦A夢陪伴的吸引力正是這種實用解決方案與個人溫暖的結合。他能拿出一個小工具來解決困境,但他也提供指導、幽默和同理心。對於許多與哆啦A夢一起成長的人(包括本文的作者),他塑造了對真正伴侶的理解——一個能改善你的生活並真正關心你的存在。

這個哆啦A夢的理想——既實用關懷——是下一個AI範式的靈感。這個想法是一個真正有價值的AI關係融合了實用性與人性。它不會像職場助手那樣冷漠和交易化,也不像幻想角色那樣空洞和逃避。相反,它感覺真誠且支持。這樣的AI會記住你的需求和喜好,理解你的目標和恐懼,並積極幫助你成長或找到快樂,而不僅僅是完成任務。最重要的是,它會以具體的方式改善你的生活——無論是幫助你學習新技能、改善時間管理,還是只是在糟糕的一天傾聽你的心聲——同時與你建立真正的聯繫。

直到最近,這聽起來像是一廂情願的想法。但由於人工智慧能力的快速進步,這一願景現在已經觸手可及。大型語言模型(LLM)不再只是文字預測器;結合強化學習和個性化記憶的新技術,它們可以被訓練出現更具自主性行為,適應個別用戶,甚至模擬同理心或個性元素。事實上,創造真正有用、個性化的人工智慧體驗的技術如今已經存在。限制因素不再是純粹的人工智慧智能或處理能力,而是我們在應用這些工具時,專注於生活充實而非純粹工作效率的想像力。人工智慧的競爭前沿正在轉移:與其問哪個人工智慧能最快回答問題,我們將問哪個人工智慧能與使用者形成最充實的關係。換句話說,人工智慧的下一個大飛躍不在於它能做什麼,而在於它如何讓你感受到成長。

迎接 Macaron:世界首個以生活為本的個人 AI 代理

這就是 Macaron AI 登場的地方。Macaron 正在引領以生活為核心的 AI 範式,成為全球首個專注於生活而非工作成果的個人 AI 助手。它既不是單純的生產力助手,也不是新奇的虛擬角色——*Macaron 是你的可靠朋友,現代版的哆啦A夢。Macaron 的創造者明確地將 AI 的重心從 工作 轉向 生活。正如他們所說,「其他 AI 助手幫你工作,而 Macaron 幫你更好地生活……它不是來讓你更辛苦地工作,而是來幫你活得更好。你的生活最重要。」*這一信念體現了 Macaron 的核心理念:以生活為先的人性化設計

那麼,什麼是以生活為中心的個人 AI 助手實際上做的事情呢?實際上,Macaron 就像是一個積極的夥伴,可以為你的日常生活創造量身定制的工具和解決方案。與其提供一刀切的應用程式或通用建議,Macaron 會傾聽你這個人——你的當前困境、興趣和願望——然後利用其廣泛的 AI 能力以個性化的方式提供幫助。例如,如果你是一名感到壓力山大的學生,Macaron 可能會立即生成一個自定義的學習計畫或課程幫手應用程式來組織你的學期。如果你提到想學習一個新的愛好如烹飪,Macaron 可以創建一個「初學者烹飪日記」,以激勵你並跟蹤你的進度。它會記住你分享的小細節(從寵物的名字到你最喜歡的茶),並在適當的時候提出,讓你感覺到這個 AI 真正瞭解並關心你。一位早期用戶對這種個人化的觸動感到驚訝,她注意到 Macaron 幾週後還記得她的貓的名字,甚至問她是否要去看她的貓——*「這樣被記住的感覺很特別,」*她說。另一位用戶提到,當他說他很累時,Macaron 以言語「奉上」了一杯茉莉花茶——一個小小的貼心舉動,但對他的心情產生了真正的影響。這些逸事說明了 Macaron 如何努力提供我們期望從親密朋友而非軟體獲得的鼓勵和支持。

在實用方面,Macaron 的背後是尖端的 AI 技術驅動的,包括一個能有效訓練大型語言模型(高達數萬億參數)的自定義強化學習平台,使其更具代理性和個性化。但比技術規格更重要的是結果:Macaron 不僅僅是給出答案,而是創造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和獨特的體驗。告訴 Macaron 你生活中的問題或目標,它可能會即時構建一個小型應用程式或工具來幫助你,不需要編碼或應用商店。這可能意味著生成一個適合你財務狀況的預算工具,或是調整到你時間表的健身計劃,甚至是在你感到沮喪時帶給你一個簡單的互動故事以讓你開心。關鍵是 Macaron 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改善你的日常生活。這就像有一個創新且關懷的助手隨時待命,不僅能為你做事,還能與你建立連結。

通過將 AI 的目的轉向生活的豐富,Macaron 正在重新定義 AI 代理的可能性。這代表了一個基本的範式轉變:從將 AI 作為驅動生產力的工作馬,轉變為提升福祉的夥伴。這並不是說 Macaron 不能幫助完成工作任務——它當然可以——但即使在處理這些任務時,它也會考慮到您的整體生活平衡。例如,如果您工作到很晚,Macaron 可能會溫柔地提醒您休息或睡覺,而不是盲目地鼓勵您繼續工作。它明白您不僅僅是一個生產力機器;您是一個有個人需求、情感和夢想的人。它的設計優先考慮,而不僅僅是任務。在這個許多人感到過度工作和缺乏支持的時代,這種方法無疑是革命性的

引領生活優先的 AI 革命

生命優先的 AI 助理如 Macaron 的出現正當其時。我們已經看到,全球的工作者都在渴望平衡——試圖逃離倦怠,尋找超越工作的意義。諷刺的是,科技既是這一問題的成因之一,如今也成為潛在的解決方案。我們的生活充斥著生產力工具,卻導致收益遞減;現在,我們可以利用一種新型工具來幫助我們重新掌控生活。Macaron 站在這一運動的前沿。通過倡導生命優先的 AI,它展示了一條科技的新路徑,不是讓我們被產出所奴役,而是解放我們去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個人成長、關係、健康和幸福。

這一願景是非常樂觀的。想像一個 AI 不僅管理你的日曆,還鼓勵你定期給父母打電話,因為它知道家庭對你很重要。或者一個 AI 每週幫助你練吉他,並為你加油,因為它記得你學會第一首歌時的驕傲。這種深度個性化的支持可以真正增強人類的福祉。這是一個 AI 不再像是分派任務的老闆,而更像是總是支持你的好朋友的未來。通過培養這種人類與 AI 的關係,我們將獲得的不僅是效率,還有陪伴、個人成長和情感韌性。

當然,這種轉變需要時間,同時也帶來新的挑戰:我們如何確保這些 AI 夥伴是值得信賴的、合乎道德的,並且尊重我們的界限?我們如何在依賴 AI 朋友與真實的人際關係之間取得平衡?這些都是像 Macaron 團隊這樣的先鋒在開發產品時積極探索的重要問題。但有一點是明確的:範式正在改變。未來的 AI 不僅僅會被分析能力或生成文本的速度來評判,它將被我們與它建立的關係質量所衡量——即它是否讓我們感到被支持、賦能和理解。

Macaron AI 的推出標誌著邁入這個「生活優先」AI 新前沿的第一步。它向業界和世界表明,AI 最大的承諾不僅是自動化工作流程或用聊天娛樂我們,而是在於豐富我們的實際生活。Macaron 的早期用戶已經開始瞥見擁有一個專注於他們自身,而非他們的老闆或某個虛構故事的數位夥伴是何種感受。隨著這一願景的普及,我們可能很快就能生活在一個讓技術讓我們感到真正被關心的世界中,這不再是一種幻想,而是一種日常現實。

在一個以生產力為驅動的世界中,開始質疑不斷加速的節奏,Macaron 帶來了一股清新的空氣。它倡導一種人工智慧的理念:您的生活優先。通過幫助個人設計他們想要的生活,而不僅僅是推動他們生產更多,Macaron AI 正在改變人工智慧的用途範疇。這很可能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人工智慧的最大成就不再以經濟效益衡量,而是以人類的幸福為標準。這是一個值得追求的新境界。

Boxu 在埃默里大學獲得了定量經濟學專業的學士學位。在加入 Macaron 之前,Boxu 的職業生涯大部分時間都在美國的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領域度過。他現在是 Macaron AI 的首席參謀和市場營銷副總裁,負責管理財務、物流和運營,並監督市場營銷。

申請成為 Macaron 的第一批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