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Boxu Li

介紹

不久前,開發軟體或自動化工作流程需要程式設計技能或IT團隊。在2025年,這一範式已經改變。無程式碼AI平台現在讓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視覺介面和簡單語言構建強大的工作流程和應用程式,而不需撰寫任何代碼。吸引力是巨大的——事實上,約75%的企業認為無程式碼自動化是一大競爭優勢,然而許多企業仍然卡在手動執行重複性任務,因為他們尚未完全採用這些工具。傳統的自動化解決方案通常需要專業開發人員和較長的項目時間表。現在,一位沒有編碼背景的市場營銷或運營經理可以使用拖放工具或自然語言提示將AI服務、資料庫和應用程式串聯在一起。結果是創新民主化的顯著變化:自動化不再是軟體工程師的專屬領域。

這一趨勢正在重塑全球的勞動力和策略。**Gartner 預測,到 2025 年,「公民開發者」(非程序員構建應用程式的人)在大型企業中的數量將超過專業開發者 4 比 1。**換句話說,多數的軟體解決方案可能很快就會由業務用戶自行創建。我們已經看到零代碼的採用在各個地區激增:一項最近的分析指出,在亞太地區,中國和印度的零代碼/低代碼平台的採用率約為 65%,而日本則落後於 5% 以下,這促使日本組織加強努力以迎頭趕上。全球來看,截至 2021 年,超過 60% 的組織正在使用某種形式的零代碼/低代碼,這一數字只增不減。行業預測估計,到 2030 年,零代碼/低代碼市場將達到 350-370 億美元,這突顯了這些平台將變得多麼普及。

為什麼無代碼自動化如此受歡迎?簡單來說,它解決了兩個關鍵問題:速度需求和技術人才短缺。首先,傳統的軟體開發需要數月或數年,但無代碼工具讓團隊能在幾天或幾週內交付。視覺化構建器、預製組件和 AI 協助將開發速度提高了數倍。一項研究發現,開發人員使用低代碼平台開發應用程序的速度可比傳統編碼快多達10倍。同樣,Forrester Research 報告指出,無代碼/低代碼平台平均可以減少 60-80% 的開發時間。時間線的縮短意味著企業可以更快速地回應市場變化,把握機會,或在短時間內解決內部瓶頸。其次,無代碼讓組織可以在不需要聘請大量開發人員的情況下製作軟體——這在熟練的軟體工程師既昂貴又稀缺的時代是一個關鍵優勢。透過讓現有員工(分析師、專案經理、領域專家)創建自己的解決方案,公司減輕了 IT 部門的負擔。事實上,82% 的組織表示,允許 IT 部門外的定制開發已變得至關重要,因為這有助於克服 IT 積壓,並將創新擴展到整個公司。無代碼本質上是生產力的倍增器:更多的人參與解決方案的構建,而且速度比以前快得多。

無代碼 AI 平台的主要優勢

  • 加速上市時間: 在數位商業中,速度是關鍵。無代碼平台大幅縮短了開發週期。憑藉直觀的界面和現成的模板,一個功能性應用或工作流程往往可以在定義需求後數小時內構建完成。這意味著公司可以以驚人的速度測試想法並推出新服務。例如,一家金融服務公司可以在一個下午使用無代碼工具原型化一個新的客戶入職流程,而從頭開始編碼可能需要數週。一項針對 IT 領導者的調查發現,80% 的人認為低代碼/無代碼可以將應用交付時間縮短至少一半,這可能是領先市場或落後的關鍵差異。在當今快速變化的環境中,這種敏捷性是無價的。
  • 降低開發成本: 時間就是金錢,節省時間即節省金錢。但不僅僅是更快的交付,還是由誰來交付。無代碼意味著您不需要為每個新應用或自動化聘請昂貴的開發人員;現有團隊通常可以完成這項工作。這直接降低了開發的勞動成本,也大大減少了等待長 IT 隊列的“機會成本”。維護成本也降低了,因為許多無代碼平台將託管、更新和安全補丁作為其服務的一部分。研究顯示,使用無代碼/低代碼的組織在開發和維護費用上節省了數百萬,尤其是當他們有多個項目同時進行時。通過民主化開發,無代碼讓公司能夠利用現有團隊完成更多工作,這是一個巨大的成本優勢。它還減輕了技術人才流失的風險——例如,如果您唯一的 Salesforce 開發人員離職,而使用無代碼系統,許多人都可以理解和修改工作流程。
  • 賦能公民開發者與促進創新: 也許最令人興奮的好處是無代碼工具如何釋放非技術專家的創造力。來自市場營銷、人力資源、財務等業務用戶,最了解問題的人,現在也可以構建解決方案。這導致高度相關的創新和實驗文化的形成。一位市場經理可以根據其團隊的需求自動化一個活動工作流程,而不需要經過漫長的 IT 項目;一位 HR 專家可以創建一個針對常見問題的員工入職聊天機器人。這種賦能改變了公司的創新動力。Gartner 預測,公民開發者與傳統開發者的比例將達到 4:1,顯示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大規模參與軟件創建的時代。當更多人致力於改善流程時,想法和解決方案的數量就會增加。無代碼平台通常還設有低風險的沙盒環境,因此公民開發者可以快速嘗試。結果是更快的創新和問題解決。我們看到銀行,例如,貸款專員自行構建了跟蹤審批的工作流程,因為他們確切知道需要什麼功能,從而大大縮短了周轉時間。這種基層創新在僅依賴自上而下的 IT 模型中難以實現。
  • 彌合 IT 差距與更好協作: 無代碼並不消除 IT——而是為技術和非技術團隊之間創建了一座橋樑。最佳實施中,IT 部門負責監管和指導無代碼工作(以確保安全性和整合標準),而業務用戶則構建前端邏輯。這種對齊意味著對需求的誤解減少,因為最終用戶自己參與構建解決方案。它還釋放了 IT 專業人士專注於複雜的、關鍵任務項目(如核心系統和基礎設施),而不是被大量小應用請求淹沒。結果,公司變得更加協作。一個產品團隊可能通過無代碼製作一個儀表板,然後請 IT 連接到企業數據庫——這比撰寫規範文件並等待開發人員數月更加高效。通過利用無代碼作為共同語言,組織打破了“業務”和“IT”之間的壁壘。許多早期採用者報告說,這改善了項目成功率和員工滿意度,因為人們覺得自己對所用工具有更多控制權。
  • 擴展性和靈活性: 當今的無代碼平台不是玩具——它們是為擴展而構建的。無論您需要上線 10 位用戶還是 10,000 位,底層基礎設施(通常是基於雲的)通常可以設計來處理這些需求。這意味著使用無代碼構建的解決方案可以隨著您的業務增長而擴展。此外,這些平台通常通過 API 與其他系統輕鬆整合,並為開發人員提供添加自定義代碼的可擴展性,如果需要,可以滿足更複雜的需求。例如,您可能從無代碼 CRM 工作流程開始,隨著需求變得更複雜,您的開發人員可以將自定義分析模組插入無代碼平台。靈活性是另一個特徵:由於無代碼應用很容易修改,公司可以快速迭代。如果流程發生變化,非技術管理員可以通過可視化編輯器在幾分鐘內更新自動化工作流程,而不是提交開發人員的更改請求。這種響應能力意味著您的自動化始終反映當前的業務流程,而不是上個季度的流程。

現實世界範例: 在各行各業和地區中,無代碼 AI 自動化的影響顯而易見。讓我們來看看幾個具體的例子:

  • 製造/運營(美國): 可口可樂裝瓶公司需要更好的方式來管理其自動販賣機的運營和庫存追蹤。與其從零開始編寫解決方案,他們轉向了一個低代碼平台。很快,他們構建了一個應用程式,自動化了墨盒更換工作流程,並提供了實時庫存數據,顯著減少了人工錯誤並提高了運營效率。這個自動化系統不僅節省了員工的時間,還改善了決策過程,因為管理者可以即時獲得整個車隊的庫存水平數據。這個例子顯示,即使是大型企業也可以使用無代碼/低代碼技術,通過最少的 IT 參與來簡化複雜的實體世界流程(如自動販賣機補貨)。
  • 政府/公共部門(日本): 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間,神戶市面臨著與市民溝通和管理緊急支持計畫的緊迫任務。由於面對面的流程受到干擾,他們迅速開發了一套低代碼應用程式來自動化這些工作流程。結果是居民能夠收到有關救助措施的實時更新、對常見詢問的自動回覆,並加快了像特別現金支付這樣的服務交付。所有這些都在傳統開發專案所需時間的一小部分內完成,這在危機情況下至關重要。神戶的成功證明了公共部門可以利用無代碼工具靈活地回應市民的需求——即使是一個沒有龐大軟體團隊的市政府,也能在擁有合適的平台時創建應用程式。

(還有許多其他例子:維珍航空利用低代碼重塑其客戶反饋管理,加快回應速度並提高乘客滿意度;醫療公司美敦力通過低代碼自動化合規工作流程,以減少行政負擔。在各個領域,無代碼正在帶來實實在在的成果。)

克服挑戰

沒有技術是沒有挑戰的,而採用無代碼開發確實需要深思熟慮的治理。經常提到的一個擔憂是「隱蔽IT」的風險。如果任何人都可以建立應用程式,如何確保它是安全的、合規的,並且不與其他系統衝突?答案在於建立明確的指導方針和監督。許多組織為無代碼建立了一個卓越中心,在那裡IT部門提供指導(如範本、安全審查、核准的工具集),但仍然允許業務用戶在這些範圍內自由創新。現代無代碼平台也在解決這些問題,通過提供企業管理功能,例如:IT可以監控所有已建應用的中央儀表板、基於角色的訪問控制和合規認證。事實上,我們提到的業務和IT的合作正是減輕隱蔽IT風險的關鍵——當雙方共同合作時,創造力和控制力達到最佳平衡。另一個挑戰是確保人們能夠正確使用這些工具。由於無代碼工具設計得非常易於使用,且許多供應商提供優秀的線上培訓資源,因此通常只需最少的技能提升即可克服這一挑戰。

我們也應該注意,無代碼並不適合每一個情境。高度複雜的核心軟體(如飛機的引擎控制系統或高頻交易平台)仍然需要傳統的開發方式。但重要的是,無代碼並不是來取消編碼的;而是來消除單調乏味的工作。它將日常、重複的開發工作從工程師的日程中移除,讓領域專家來處理,工程師則專注於那些真正需要其專業知識的棘手、創新項目。對於絕大多數的商業應用——內部儀表板、表單、審批工作流程、數據分析、簡單的移動應用等——無代碼不僅足夠,而且更有效率。

**無代碼 AI 的未來:**隨著 AI 整合到無代碼平台(讓你可以用自然語言描述需求,平台就能建構出來),我們正邁向更高可及性的時代。目前已有一些無代碼自動化工具搭載 AI 助手,可以生成工作流程規則或提出優化建議。這種 AI 與無代碼的協同作用將進一步降低進入門檻,讓任何有想法的人都能通過與平台對話來創建應用或自動化方案。對企業而言,這意味著創新之門更大地打開。當嘗試新解決方案的成本(時間和金錢)接近於零時,人們更願意嘗試更多想法,其中一些將成為改變遊戲規則的創新。

美國,無代碼正在推動創業熱潮,讓沒有技術背景的創業者能夠創建 MVP(最小可行產品)並創辦企業。在亞洲,無代碼幫助公司快速數位化,即使在軟體開發人員短缺的國家也不例外。競技場正在變得平等:首爾或新加坡的精明團隊若有絕佳想法,無需等待稀缺的程式設計師就能實現;洛杉磯的小企業可以使用線上訂閱的無代碼工具包來自動化其整個電子商務工作流程。

結論

無代碼 AI 自動化不僅僅是一個科技趨勢,而是技術創造方式及創造者的根本變革。通過賦能各類專業人士成為兼職開發者,組織能夠解鎖巨大的創新潛力。速度和成本優勢固然吸引人,但其文化影響或許更為深遠:無代碼培養了一種心態,認為問題可以由親身經歷的人積極解決,而不總是交給其他人處理。這導致更快的修復、更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以及員工對他們的工具和流程擁有更多的自主權。

無代碼和低代碼的勢頭只會不斷增強。作為一個指標,未來幾年平均企業或政府部門預計每年部署數十個無代碼應用,這證明了這種方法正在成為主流。我們正迎來一個「人人皆是開發者」的未來,創建自定義應用可能會像製作 PowerPoint 簡報一樣普遍。擁抱這一運動的公司將受益於無與倫比的敏捷性和基層創新。他們將不再受 IT 限制的瓶頸影響,能夠更加及時地適應變化。

總而言之,無代碼 AI 平台正在使創新民主化。它們使美國企業能夠更快地迭代,使亞洲企業能夠在人才短缺的情況下擴展解決方案——這一切都因為自動化變得人人可及。透過採用無代碼工具並培育公民開發者,組織可以打造一個運行在集體創造力上的創新引擎。在這個變化不斷的世界中,那些利用無代碼的人將更能應對挑戰並繁榮發展。構建的力量不再局限於少數人,而是掌握在每個人手中,這對未來的工作而言是非常好的事情。

Boxu 在埃默里大學獲得了定量經濟學專業的學士學位。在加入 Macaron 之前,Boxu 的職業生涯大部分時間都在美國的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領域度過。他現在是 Macaron AI 的首席參謀和市場營銷副總裁,負責管理財務、物流和運營,並監督市場營銷。

申請成為 Macaron 的第一批朋友